“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树根深叶茂,祝人民教育事业兴旺发达!”
2019年9月29日,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,习近平总书记向卫兴华等3位“人民教育家”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奖章,这是党和国家给予教育工作者的至高荣誉,但95岁高龄的卫兴华因病无法到场,他这样表达了内心的希冀,语气断续却诚恳坚定。
卫兴华,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、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。领受“人民教育家”及“最美奋斗者”荣誉2个多月后,一生情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卫兴华,溘然长逝。
生命的火光熄灭,但他播撒在后学心中的那团火,愈燃愈烈!
这团火,鲜红炽热,映亮了一颗“立学为民、治学报国”的赤子之心。
1925年,卫兴华出生在山西省五台县的一个农民家庭。“小学时,老师给卫老取名‘显贵’,希望他一生荣华富贵。从小目睹日军暴行的他,在读中学时决意改名‘兴华’,立志振兴中华。”卫兴华的博士生、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何召鹏回忆,“1943年,他考入进山中学,在校长、地下党员赵宗复的影响下,参加了党的地下工作,开始了对真理的毕生追求。”
新中国成立后,卫兴华先后在华北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求学,195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。
从此,他一边精研学问,一边躬耕教坛,直至生命最后一刻。
“教师,是父亲最为珍视的身份!”在女儿卫灵的心中,父亲一生要求自己“对事业负责、对学生负责、对学校负责、对国家负责”。
从教60多年,一大批优秀学子在他的指导下成长、成才、走向社会,其中获博士学位者就有50多人,培养了一批经济学家、知名学者。
“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也。”在卫兴华看来,传道,在首位。他用力最沉、追求最深的,是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、一批内心有崇高信仰的中国学人。
“马克思主义揭示和追求的是真理,我们要用追求真理的精神去坚持马克思主义、发展马克思主义。”
“要把马克思主义接力棒交给年轻人,让他们继续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扬光大。”
…………
回忆起卫老常说的这些话,何召鹏感触很深,“老师不仅用真心给我们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知识,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;更用真情传递马克思主义信仰,不断引领我们体会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。”
“生命不息,战斗不止!这是卫老师对我们最好的信仰教育!”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、经济学家洪银兴是卫兴华的首批博士生之一。“2019年5月,我去医院看望老师,他抓住我的手,整整讲了半个多小时的马克思主义个人所有制理论……他还不断念叨,一定要拼尽全力再写一篇文章,正本清源,把这个理论搞清楚。身体稍有好转,老师就在病床上赶写初稿、修改完善,在生命最后一刻完成了2万字的理论文章。”
“为学当如金字塔,要能博大要能高。”卫兴华希望以马克思主义为遵循,培养出中国自己的、世界级的经济学大师。为此,他一生身体力行、言传身教,滋养和启迪着一批又一批学子。
忆起恩师,学生们不约而同提到卫老“勤读书、勤思考、勤写作”的“勤”字诀。
“老师出版了40多部著作,发表了1000多篇文章。‘著作等身’不足以